苹果成功的理由有两点:一个是专注,一个是极致。
苹果会把精心打造每一款设备,体现是专注;而能让专注变成上亿销量的,让苹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,是极致。雷军拿苹果笔记本的充电器举例,他说在所有笔记本充电器中,苹果的充电器是最漂亮的。
苹果连配件的细节都能做的如此完美,让雷军颇为感慨。“有人说我是山寨苹果,怎么可能,能被山寨的按就不是苹果!”雷军的小米科技的MIUI系统,在发烧友中颇有口碑,但雷军认为,和苹果的图标还差很大一截。
事实上,苹果手机和平板至今保持这很多行业没法打破的记录,如:iPhone4和4S的视网膜分辨率;iPad3 2048*1536的显示分辨率;平板待机10小时;iPad的厚度等。这些参数创造的记录,不但说明苹果拥有品牌,而且在说明苹果有极强的产业链控制能力: iPad和iPhone的A4和A5处理器都是三星生产,iPhone4和iPad3的视网膜屏产自三星,更令人担忧的是,三星是不但是苹果的供应商,自己也研发平板和手机。就在与苹果合作的几年间,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机和Tab平板销量紧随苹果之后,三星甚至已经在高端领域对苹果构成了威胁。
如何制约三星,苹果和三星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的协定,限制了三星在配件方面的使用,没对苹果造成致命的威胁:
其一是“限九条款”。三星的所有平板有七寸八寸和十寸,却独独没有与iPad同为九寸的平板。而且八寸和十寸平板的尺寸分别是8.9和10.1,都非常接近9寸区间。这说明,苹果和三星之间曾签订过“限九”条款,以避免在9寸平板市场对iPad造成威胁。
其二是“限制视网膜屏”。类似的,三星的平板也没有使用为苹果设计的视网膜屏幕,这固然有有Android系统限制,但三星自家的产品上没有使用自家的显示屏,倒也算是对苹果的一个负责的交代。
苹果对产业链的控制超过了IT行业的精英企业,除了组织全球的供货商,苹果的研发设计能力远远超出同行。很多人购买苹果手机不仅仅把它当成手机,更多当成了时尚的装饰。苹果,他们买的是苹果的设计和品牌;苹果还控制着软硬件平台的操作系统iOS,也是之上几个重要应用的开发者。